從“綠色發展—魅力承德”2021年京津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對接洽談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承德市砂石骨料年產能逾1億噸,實現尾礦“變廢為寶”。
據介紹,工業固廢是除建筑垃圾、農業固廢、生活垃圾之外的重要固體廢物,占我國全部固體廢物產生量的1/3左右,主要分布于京津冀、黃河流域、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地區。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已成為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生態環境風險、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承德市政府副市長崔萬峰稱,承德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作為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示范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年產值150億元。與此同時,承德作為傳統的礦業聚集區,仍有30億噸的尾礦積存、每年還有上億噸的新增,挖掘利用潛力極大。
截至2020年,承德累計實施尾礦制備新型建材項目130余個,尾礦制備砂石骨料骨干企業40余家,已形成涵蓋墻體材料、路面材料、裝飾材料、保溫材料、砂石骨料等10大系列70多種產品,年利用尾礦、廢石及其他工業固廢7000多萬噸,全市砂石骨料年產能在1億噸以上。

目前,承德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已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綜合利用途徑已涵蓋有價元素回收、尾礦制備建材產品、尾礦干排和膠結充填、尾礦農用等各領域。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艾崇介紹,當前京津冀地區已探索形成了產業聚集發展的管理模式和有效途徑,建立了承德以尾礦為主、朔州以煤基固廢為主等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跨區域協同發展典型模式。到2022年,京津冀區域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8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1.5億噸,產業總產值突破9000億元,形成30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建設50個產業創新中心,培育100家創新型骨干企業。
此次會議的召開為加快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升級,提升區域資源利用效率,培育綠色新動能,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